今年8月6日,国 务 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方案》提出,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8月30日,上海发布50条特殊支持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其中明确提到,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项目优先在新片区布局。
而早在一年半以前的2018年初,钱茂冬便来到了这片地处上海东南的广阔区域,将公司“扎根”在了临港,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记录着临港的变化。当然,关于临港的“智能化”,他不仅看在眼里,更参与其中。
无人机航拍每天制作一张图
甚至可查看河湖是否有污染泄漏
“我们自主研发了无人机智慧机库,提供自动充电、自动调度、自动采集、自动分析的完整方案。临港目前布设有7台智慧机库,无人机每天定时、定航线自动在120米高空对临港进行正向摄影,一天制作一张高清航拍影像图。”钱茂冬说。
“三无”产业已在临港集聚
曾为G20峰会提供安保服务
“临港地区已经形成了‘三无’产业的集聚效应,以前我们要出去才能找到的一些供应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很方便找到对口的合作伙伴。”从事无人机侦测与反制的上海特金无线创始人姜化京说。
姜化京告诉红星新闻,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具有飞行高度低、运动速度慢、雷达散射面积小等特点,其自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难于被常规雷达探测,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有效探测、监控和管制,成了当前国际上反“低慢小”目标的技术难题。
“正因为临港地区提供了丰富的产业链集群和便利的测试条件,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完善对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的TDOA探测定位技术。”姜化京说。据悉,特金无线自主研发的无人机侦测与管制装备,已多次为世界互联网大会,G20杭州峰会、央视春晚等重大活动提供安保服务。
而姜化京口中的“三无”产业,即无人车、无人船、无人车。在2018年5月,临港管委会就发布《临港地区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规划》,明确将临港地区打造成为国内首 个无人系统测试场景全覆盖的地区,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 为全面的配套发展环境。
据悉,示范区一期除了规划有低空多旋翼无人机飞行空域,还有供无人车、无人船测试的道路和水域。
今年8月23日,临港测试示范区一期建成并试运行。区内有总长4.7公里的无人驾驶封闭测试道路、26.1公里开放测试道路、3平方公里封闭测试区及数据中心,4G、5G网络全覆盖,初步构建了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系统环境。此外,1平方公里的滴水湖无人船测试试验场区,直径10公里、高300米的两块更大的低空通航飞行空域也即将建成。
在钱茂冬眼中,临港地区纳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为他们的智能机库产品及数据采集分析业务拓展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临港新片区建设如火如荼,但因为临港靠近大海,每年台风来临前的公棚塔吊的巡检,安全隐患的排查,甚至用无人机对施工工地进行三维建模,然后每天查看工地的进展,为施工单位提供监理服务。”
而姜化京则在积极探索对低空空域的监测管理手段,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低空空域飞的不仅有无人机,还可能会有更多的小型载人飞行器。“无人系列的应用在临港只是刚刚拉开序幕,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责任编辑:郝晓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