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确保农村火灾形势持续平稳,博州支队针对农村秋季火灾特点,创新工作思路,从落实责任与加强管理入手,抢占农村消防工作“制高点”,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辖区农村火灾防控能力。
强化责任落实,明确职责分工。支队要求各大队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推进农村消防监督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政府有关部门在农村消防工作中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各乡镇、村委会消防安全责任制,形成“一级抓好一级,一级监督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良好局面,保证消防安全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建立和完善农村火灾防控机制,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充分发动群众,调动村镇义务、志愿消防队伍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农村火灾防控工作,真正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消防新局面。
开展隐患排查,严肃督导问责。支队结合农村火灾形势特点,将农村日常生活用火、用电、用气等火灾的防范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加强对农村电气线路、设备,危险化学品储存和各类仓库等重点单位部位的消防安全检查,严防因住房电线短路、偏远企业负荷用电等因素引发火灾事故。同时强化对村民诸如私拉、乱拉电线、乱丢烟头火种等各种行为的整治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同时,支队发挥派出所发挥点多、面广、线长的基层管理优势,依托“网格化”管理,联合辖区村委会、居委会对居住区公共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摸排,重点整治农村消防隐患和违法违章行为。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自我防护能力较弱情况,以农村干部、消防责任人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对村民家庭进行防火安全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完善队伍建设,筑牢防控根基。针对农村消防力量不足、防火措施不完善、农民防火意识不强、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把责任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组织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真正形成“群防群治”,并积极组织各乡镇政府、村委定期开展消防培训,以增强农村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同时,各大队、消防救援站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提供管理、训练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在完成好执勤灭火任务的同时,从实际需要出发,承担起消防宣传、培训、检查,以及巡逻、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的防卫任务,实现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保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长期建设、长远发展,切实提高农村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
筑牢宣传防线,切实提升素质。针对农村火灾多发、农民防火意识薄弱的特点,支队结合各种下乡赶集活动,组织宣传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在农村内设立流动消防宣传服务点,将消防安全手册发放到农户、村民和中小学生手中,指导农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时刻提醒村民注意防火。同时,支队在社区、企业、乡村等掀起一股“上门培训”热潮,通过介绍火灾案例,讲解消防安全常识,实地演示消防器材的使用,使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安全意识扎根于群众心中,切实做到“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稳固提升农村火灾防控水平。